集團新聞
推薦產品
服務熱線:400-990-5506
公司地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港源二路755號B座309室
聯系電話:400-990-5506
集團新聞
加大對海洋水產品核污染風險監測力度,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
據悉,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至少要持續30年,將會影響整個太平洋乃至全球海域。由于時間跨度大,影響范圍廣,日本政府這一決定一經公布,引起多方反對。 日本究竟為何要選擇將核污水排放海洋?2011年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地震,引發海嘯。大量的水沖擊到日本福島核電站,后來引發爆炸,當時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為了冷卻燒毀的核反應堆,用大量的海水將核反應堆降溫,實際上在那時就有超過1萬噸的受污染海水排放。之后,日本將受污染的海水通過儲水罐方式儲存起來。從2011年到2023年,12年時間,日本建筑了超1100個儲水罐。每個儲水罐平均能夠儲存1000~1300噸水。到目前為止,儲水罐容量基本上已經達到飽和,為此他們選擇將核污水排到太平洋去。
日本選擇通過海底管道的方式把核污染水排出去,是由于其他的方式都需要非常高的技術含量,經濟成本會很高,因此選擇成本低的一個方案。這樣將污染源轉嫁到全世界各地,是極端不負責任的。 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兩年多來,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的正當性、合法性、安全性一直受到國際社會質疑,日方迄今未解決國際社會關于核污染水凈化裝置長期可靠性、核污染水數據真實和準確性、排海監測安排的有效性等重大關切。中方等利益攸關方多次指出,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沒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應該排海。日本強推核污染水排海,不正當、不合理、不必要。 核污水不等于核廢水,日方卻將它們混為一談。核污水危害更大,含包括氚在內的64種核放射性物質。
首先,核污染水排海對海洋生態系統、對海洋漁業的影響是不可逆的。日本政府宣稱的一些“安全證據”實際上并沒有科學依據。在這方面,國際上很多研究還不夠深入,對很多核污染物的影響和后果并不清楚。 其次,本質上福島核電站事件是場事故。不同等級的核事故產生的核污水成分和影響也不同。實際上,福島核電站的事故等級非常高。核污染水和核廢水或其他排放物是有本質差別的,它不可能安全。如果是安全的,日本政府也沒必要執意排到海中,企圖通過海水來進行“稀釋”。
目前,已經有研究機構的模擬分析結果表明,未來整個太平洋區域都會受核污染物顯影響。 從消費者層面來說,對進入市場的海產品可放心選擇。
加大對海洋水產品核污染風險監測力度,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同時,密切關注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我國海洋漁業可能造成的危害,保護海洋漁業健康發展。加強與中西太平洋的合作,攜手加大監測的頻次和力度,對衰減周期較長的放射性元素進行長期檢測和研究,確保監測和研究的覆蓋面和覆蓋周期,確保公眾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