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990-5506
當前位置: 首頁 - 集團新聞

集團新聞

服務熱線:400-990-5506
公司地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港源二路755號B座309室
聯系電話:400-990-5506

郵 箱:

集團新聞

檢測蛋白質間相互作用的實驗方法有哪些?

發布人: admin     發時間: 2021-05-27     瀏覽次數:1461

檢測蛋白質間相互作用的實驗方法有哪些?

 1. 生化方法

●共純化、共沉淀,在不同基質上進行色譜層析 

●蛋白質親和色譜 基本原理是將一種蛋白質固定于某種基質上(如Sepharose),當細胞抽提液經過改基質時,可與改固定蛋白相互作用的配體蛋白被吸附,而沒有吸附的非目標蛋白則隨洗脫液流出。被吸附的蛋白可以通過改變洗脫液或者洗脫條件而回收下來。   

 2. 等離子表面共振技術(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該技術是將誘餌蛋白結合于葡聚糖表面,葡聚糖層固定于幾十納米厚的技術膜表面。當有蛋白質混合物經過時,如果有蛋白質同“誘餌”蛋白發生相互作用,那么兩者的結合將使金屬膜表面的折射綠上升,從而導致共振角度的改變。而共振角度的改變與該處的蛋白質濃度成線性關系,由此可以檢測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該技術不需要標記物和染料,安全靈敏快速,還可定量分析。 

 3. 遺傳學方法 

 使某處發生缺損,檢測對其他地方的影響。 

●基因外抑制子。基因外抑制子是通過一個基因的突變 來彌補原有基因的突變。比如相互作用的蛋白A和B,如果A發生了突變使兩者不再相互作用,此時B如果再發生彌補性突變就可以使兩者的相互作用恢復,那么B就是A的基因外抑制子。 

●合成致死篩選 指兩個基因同時發生突變會產生致死效應,而當每個基因單獨發生突變時則無致死效應。用于分析兩個具有相同重要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

 4. 雙雜交技術 

原理基于真核細胞轉錄因子的結構特殊性,這些轉錄因子通常需要兩個或以上相互獨立的結構域組成。分別使結合域和激活域同誘餌蛋白和獵物蛋白形成融合蛋白,在真核細胞中表達,如果兩種蛋白可以發生相互作用,則可使結合域和激活域在空間上充分接近,從而激活報告基因。 缺點:自身有轉錄功能的蛋白會造成假陽性。融合蛋白會影響蛋白的真實結構和功能。不利于核外蛋白研究,會導致假隱性。

 5. 熒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 

指兩個熒光法色基團在足夠近(<100埃)時,它們之間可發生能量轉移的現象。熒光共振能量轉移技術可以研究分子內部對某些刺激發生的構象變化,也能研究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它可以在活體中檢測,非常靈敏,分辯率高,能夠檢測大分子的構象變化,能夠定性定量的檢測相互作用的強度。